扒开臀缝惩罚臀眼姜罚:这种羞辱为什么会成为社会暗流?
最近,我在刷视频平台时看到一个让人毛骨悚然的热搜。有人说某个社交群里,一群男生在用“扒开臀缝惩罚臀眼姜罚”这样的狠话互相调侃。更可怕的是,他们甚至模仿这些话术对身边女生开玩笑,把原本敏感的身体部位当作玩笑道具。这件事让我想起大学时室友小林的经历——她被班上几个男生用类似的戏谑话术骚扰,差点崩溃。

一、那些藏在笑声里的暴力
现在打开社交平台搜索相关词条,你会发现“惩罚臀眼姜罚”这类词汇已经形成某种地下暗号。有人把它当作冷幽默,在短视频里配上夸张的表情包;有人用它编段子,甚至改编成暧昧的土味情话。但事实是,当这种带着羞辱意味的戏谑被滥用,受害者的感受往往被彻底忽略。
前几天有个网友在论坛贴出截图——几个自称“兄弟圈”的男生,一边用这种话术调侃女同事,一边还在群里沾沾自喜地说“这种玩笑谁能当真”。这种行为让我想起曾经刷过的心理测试题:“如果有人拿你的疤痕开玩笑,你会怎么想?”答案当然是不适和愤怒,但为什么类似的逻辑到了特定语境,就能被轻飘飘地抛出?
二、为什么女性总要被反复“示弱”?
去年有个热门综艺引发争议,嘉宾们在讨论亲密关系时,竟有人引用类似戏谑话术形容另一半。导演组没有阻止,弹幕反而飘过一堆调侃的梗。这让我突然想到那些所谓的“亲密惩罚”剧情——为什么我们总要用羞辱对方最私密的部位来定义“亲密”?
上周我采访了心理咨询师李航,她说:“当这些话术被广泛传播,实际上是给女性的身体贴上‘可羞辱’的标签。就像有人拿女生的痣开玩笑,下一次可能就会有人拿更私密的特征作为笑料。”更危险的是,当这类语言被披上“玩笑”的外衣,受害者反而容易陷入“是不是自己太敏感”的自我怀疑。
三、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舆论反击?
法律专家王明明告诉我,当带有侮辱性质的语言达到一定严重性,实际上已经涉嫌人格侮辱。但现实是,这类事件往往因为“无伤大雅”的标签被遮掩。前两天有个博主遭网友用这类话术围攻,平台客服反而回复“这是网络用语”。
有网友建议:“如果遇到这类调侃,就立刻回应‘这TM是性骚扰’”。上周三,我在奶茶店听见三个男生用这种话术调侃女店员,那个女生面无表情地说了句“建议你们换个生殖器官论英雄”,转身收银的动作从容得让人心疼。
四、写在最后的思考
最近我在整理健身笔记时,看到一条让人哭笑不得的评论——有人说做仰卧起坐时会想起那些调侃臀部的戏谑话术。或许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反复强调身体自主权,因为当“私密部位”成了任人调侃的笑料,真正的玩笑就成了对受害者的二次伤害。
当我们讨论这类话题时,不是要禁止所有冷幽默,而是要划清戏谑与羞辱的边界。就像我们在健身房不会对别人的伤疤指指点点,在社交平台更应该学会共情。或许下次听到类似的玩笑时,我们可以多问一句:“你觉得这样的表达方式,会让对方舒服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