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胞胎骨科男男火到爆!这群医生到底藏着什么魅力让人疯狂打飞的跨城求诊?
上周五下午,我蹲在骨科诊室外看天花板吊灯打盹儿。忽然就被身后传来的金属碰撞声刺激醒了——可不是哪儿摔零件了?定睛一看,穿着消毒白大褂的双胞胎兄弟正推着X光机往走廊尽头走。哥哥推车时衣袖卷到小臂的肱二头肌,弟弟扶着机器盖的防护膜,鼻梁上沾着消毒液的雾气。
这画面要搁普通科室早被轰出去凑热闹了,可骨科这地方奇了怪了。别说划过水的警车,就算双胞胎穿白大褂杵那儿纹龙纹虎,没人会多看一眼。直到他们放下仪器转头收拾诊疗记录夹——那长相一模一样的眉眼配上各自棱角分明的下颌线,瞬间让等候区的病号座椅集体萎缩。
二、全网求跨城复诊的骨科男男到底能有多上头
自从这对双胞胎当上骨科主治医师,病房走廊就成了医学生态系统的制高点。有人专门背着便携式氧气瓶从外省跑来做常规复查,有人把医生开的拆线单当纪念品裱框。最离谱的是 ER楼消防通道里,凌晨三点还能看见举着手机的小护士在追拍医用手套摘戴过程。
不过细究起来,这俩白大褂的确有让人封神的本事。上个月急诊室送来个摔断锁骨的极限运动爱好者,开机头半小时就精准定位到碎骨片。哥哥配合着X光影像给纱布扎最后一个蝴蝶结时,病人居然当场掏出仰慕信。这真叫人怀疑医院里是不是藏着个医学院限定版的偶像练习生基地。
三、骨科男男的诊疗室从不缺两种东西
凌晨两点的骨科走廊比迪斯科舞厅还热闹,只不过发光的是医疗设备的蓝色指示灯。双胞胎轮流接诊的诊室里,永远飘着碘伏和抗菌喷雾混杂的味道。但要说诊疗室最常出现的,还是病人手机支架和转账记录。见过凌晨一点给副教授递过来的,有人民币、英镑、甚至比特币的兑换记录。
最让人忍俊不禁的是上个月的节骨眼。弟弟给网红模特处理踝关节脱位的手术直播,在某个拆线口意外成了直播平台热搜。倒是双胞胎本人对这些现象的态度一贯平静——哥哥对手术台下手比开社交账号还积极,弟弟倒是总在病历本上画解剖图解,连护士站的排班表背面都被他画满了人体骨骼素描。
四、当钞能力遇上骨科男男的真实现场
说来奇怪,骨科诊室里的论资排辈跟便利店促销似的。有人花几万块要求特需病房,结果医生连多看一眼都未必。可双胞胎的诊室永远挤满了举着医保卡的年轻人,他们排班表上密密麻麻写满了各地患者信息。上个月还有消息说这对兄弟要开私人诊所了,结果刚在医院咖啡厅吐露半句口风,转眼就成了医学生态里下一个被研究的样本。
不过骨科走廊里头烫手的不止人情交易。上周值班护士在楼梯转角偶遇哥哥在给流浪猫包扎伤口,顺便顺手处理了只被烫伤的宠物犬。这双重现实最像医院走廊里的自助贩卖机——高温消毒的金属外壳包裹着最接地气的悲欢。
五、骨科男男出圈的正确打开方式
对绝大多数人来说,骨科男男出现在公共视野的高光时刻,往往在医患关系最崩溃的那刻。有次ER通道里,弟弟正要给醉汉处理粉碎性骨折,病人反手把颈托摔在地上。结果那双拿着克氏针的手转眼就把台球杆似的碎骨拼得严丝合缝,全程没耽误给病患递冰镇橙汁。这种专业感比任何流量明星都耐看。
可说到底,骨科男男之所以能这么抗打,大概是因为他们总能在高压环境里保有幽默感。上周我亲眼见双胞胎在整理消毒柜时,把钢钉当骰子玩,把骨盆固定带当跳绳使。这种能把医疗器具玩出中二少年打斗棒即视感的境界,搁在哪个行业都是稀缺品。
据说这对双胞胎要开私人诊所的消息已经传遍了整个医学生圈。骨科走廊里那些举着手机支架的行人,倒是比病人们更关心他们的新诊室会不会延续之前不接待上午十一点以后的惯例。毕竟在骨科这行当,比骨折更难愈合的,大概就是双胞胎男男身上这层理想主义的保护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