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女生都不想再踩进丽宫影院的大门?这些隐藏消费让我尖叫又心碎
周末和闺蜜相约丽宫影院,电影还没开场,我们就发现了不对劲。入口处的海报海报贴着「情侣双人特惠」,可当我们掏出会员卡时,被告知「组合餐不参与任何优惠」。更让人抓狂的是,号称「独立包厢」的情侣座,竟强制要求购买58元的「专属服务套餐」才能使用空调。

这里的消费套路像剥洋葱,一层套一层。爆米花被分成了「小份」「中份」「剧场份」,最小包装68元的价格让我们直呼「刺客」。更过分的是,所谓的「无糖可乐」其实只是冰镇自来水,客服理直气壮地说「观众多的是冲着电影情节」。
观影体验的温柔陷阱
灯光骤暗的瞬间,后排传来窸窸窣窣的窸窣窣窣声。这里把「营造沉浸式体验」发挥到了极致——整个影厅连应急灯都关得死死的。我们全程神经紧绷盯着前方座位,生怕被突如其来的阴影绊倒。后来才发现,所谓的「消毒提示」只是放映前放五分钟片头广告,连空气都是上一场观众留下的汗味。
更让人崩溃的是,这里居然把「如厕限制」写进观影须知。中场休息的提示音刚响,检票员就拿着激光笔在后排晃悠,说是怕耽误正片播放时间。有位大妈直接在过道上哭了,原来她妹妹刚做完白内障手术,这完全就是折磨人。
女性观影者的无声抗议
上周二的「女性专场」让我们开了眼界。工作人员给每位观众发了「防流氓装备盒」,里面装着尖叫器和随身铃,像极了某种「防狼装备发布会」。更讽刺的是,电影结束后所有人都不想走,不是因为剧情太震撼,而是影厅里根本找不到女士洗手间的方向指示牌。
最过分的是他们的「会员关怀计划」。如果你在某个月消费超过1000元,次月会收到「感谢你的热情支持」的感谢信,附赠的其实是电子观影券和「专属影评征集」邀请函。有位姑娘为了按时交房租,硬是靠写影评攒了23张代金券,这不就是赤裸裸的劳动力剥削吗?
光影背后的温柔乡
深夜看完她的情诗集后,我们都没走。影厅的长椅上躺着喝完的可乐瓶,自动贩卖机里只剩泡面和能量饮料。一位保安过来劝我们走时说,这里每个周末都在上演万人空巷。我们指着荧幕说,要真是万人空巷该有多好——连买票的钱都省了。
天快亮时,我们忽然明白过来。所谓「沉浸式体验」,就是把所有尊严需求都变成商品。那些闪烁的霓虹灯广告,不过是资本精心设计的笼子。我们该庆幸自己及时清醒了吗?但当看着那些为了「打卡」跑遍全城的姐妹们时,喉咙里泛起的那股酸涩,怕是要比咸梅子更难吞咽。